微信博客 加入收藏联系信箱我要投稿
首页 聂辉华 我的作品 教学研究 聂辉华博客 出版物 视频 联系方式

名人博客:公共知识分子向传统媒体争夺话语权

时间:2007-02-24 00:00,来源:白鲨在线

 

在我看来,“博客”(blog)的最大意义在于,它把普通人的私人空间拓展为公共空间,从而使每一个普通人都有“成名”的机会。一个名不见经传的草根人物,在网络时代完全有可能通过放大的声音、另类的表达,引起无数网民的关注,进而成为网络媒体和传统媒体的焦点。假如你要了解像“芙蓉姐姐”这样一夜成名的人,最好的办法就是点击她的博客。

 

 

既然小人物可以借助博客成名,那么名人当然可以借助博客进一步成名。众多的小人物声名鹊起,让博客开发商赚足了人气,但是反过来又分散了公众的注意力。在网络时代,注意力就是权力,就是金钱,但是分散的权力并不会带来滚滚财源。这就好比很多超市同时开张,光有人流而没有资金流,因为消费者不知道该去哪家购买才好,每一家超市都“看上去很美”。于是,在这场争夺注意力的激烈竞争中,博客开发商们为了标榜自己的亮点,也为了重新聚焦公众的注意力,推出“名人博客”是必然的选择。人气冲天的“老徐的博客”就是新浪博客的制胜法宝之一。

对消费者来说,名人博客是博客开发商之间为了争夺他们注意力而推销的一道新菜。但是,对传统媒体来说,名人博客实际上是网络媒体正在蚕食的他们手中的传统佳肴。根据现行法律规定,除了像“新华网”这样极少数官方网络之外,几乎所有门户网站都没有直接报道的权利,而只能采编传统媒体的内容。也就是说,网络媒体只能吃传统媒体的残羹冷炙。如果名人对公共事件直接在博客上发表评论,就意味着网络媒体可以借助名人的嘴来直接品尝公共事件报道中的每一道新鲜菜。不仅如此,通过在转载的传统媒体报道中加入名人的超级链接,网络媒体即便在吃残羹冷炙时也可以吃得更彻底,受众则可以品尝名人过去所提供的菜肴。因此,名人博客的出现,是网络媒体向传统媒体争夺注意力市场的战争。

 

 

但是我要表达的更重要的观点是,名人博客是公共知识分子向传统媒体争夺话语权的工具。名人当然要有很多种,像“老徐”这样的应该属于艺人,他们需要通过名人博客扩大自己的知名度。但是对于参与公共事务的大学教授、专家学者等公共知识分子而言,名人博客的功能绝不仅仅是扩大名气,更是他们绕过传统媒体向公众直接、全面、深入表达声音的途径。

在过去,“专家学者”要成为被世人关注的“公共知识分子”,必须借助传统媒体的嘴。每当发生公共事件时,我们总是习惯性地听到或看到专家们的权威评论。没有公共话语权的专家不是知识分子,甚至很难“著名”起来。但是,传统媒体提供给知识分子的话语权其实是非常稀缺的。一个研究“矿难”的专家通常不太可能在几分钟里准确而全面地表达自己关于消除“矿难”的建议,这让喜欢“表达”的专家有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而且,想发表意见的专家如此之多,未必就能轮到自己。

更尴尬的是,经过传统媒体加工的专家意见,有时背离了专家的本意,甚至起到相反的作用。不管这是因为传统媒体断章取义、为我所用,还是因为专家时间有限、表达过于深奥等原因。“记者”决不是一个单纯的记录者,他总是根据媒体的需要、大众的口味和自己的主观印象来剪裁专家的观点。某些时候,我甚至认为公共知识分子简直就是被传统媒体给强奸了。著名哲学家周国平就曾在一篇文章中抱怨记者不道德地扭曲了对他的报道,而著名经济学家张维迎的许多惊世骇俗的“观点”不就是通过传统媒体的嘴说出来的么?这样的事件绝对不是少数,不是“名人”体会不到。传统媒体上被扭曲的知识分子的观点经过网络媒体的炒作,立即变成“脍炙人口”的美味佳肴。当大众在大快朵颐时,哪里能够体会到知识分子血淋淋的心痛?遗憾的是,媒体与网民共谋嘲笑公共知识分子似乎成为当下的时尚。而经济学家,则不幸成为这种时尚消费中首当其冲的下口菜。

现在,有了名人博客,公共知识分子既可以对传统媒体上报道的观点进行补充,更可以直接在网上对公共事件及时、自由地发表自己的观点,也可以在事后修正自己的意见。大众如果想了解某个专家对某一公共事件的看法,只需访问该专家的博客即可。不仅如此,大众还可以通过在名人博客上提问,与专家互动。这种无需借助传统媒体就可以表达意见的方式,将会成为公共知识分子向传统媒体争取话语权的有力工具。

欣闻“老徐的博客”可以卖广告了,这就意味着公共知识分子通过名人博客还可以赚取经济上的报酬。传统媒体带给公共知识分子的优势还剩下什么呢?我相信,知识分子迟早会认识到名人博客带给他们的话语权。

 

200611月,北京日报副刊以“谈话”的方式,择要发表了本文部分文字。为了更全面地表达我的观点,今天在白鲨在线发表全文。)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