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安全与企业数字化:不完全契约视角
时间:2025-11-24 12:20,来源:白鲨在线
摘 要:数字化已然成为当下企业生产经营的必选项,而数据安全制约了企业数字化。基于不完全契约的理论模型系统地讨论了数据安全如何影响企业数字化的最优路径。企业数字化可以被解构为建设过程和适应过程,数字化路径包括内部建设、部分外包和完全外包三种。理论推导表明:在数据安全成本较低时,最优数字化路径是完全外包;在专业化优势较低时,最优数字化路径是内部建设;在跨组织适应成本较低时,最优数字化路径是部分外包。进一步分析表明,融资约束可能会改变企业数字化的最优路径,而数字化失败可能并不改变主要结论。这些结论对推进企业数字化转型和发展数字经济具有启迪意义。
关键词: 数据安全;数字化;不完全契约
一、引言
数字经济已经成为驱动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引擎,2016-2022年间中国数字增速持续高于GDP增速(图1)。然而,数字经济宏观上的蓬勃态势与微观主体的数字化实践却呈现出割裂特征:根据2024年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研究报告,2023年中国三次产业的数字化渗透率分别为10.78%、25.03%和45.63%。这种“宏观和微观割裂”的数字化困境,集中体现为企业在数字化进程中遭遇的“不会转”、“不能转”和“不敢转”三重桎梏,折射出企业数字化从战略共识到实践落地的巨大鸿沟。
在诸多制约因素中,数据安全问题已经成为企业数字化的重要瓶颈。《2022中国民营企业数字化转型调研报告》显示:超过20%的受访企业认为数据安全是其当下数字化的重要因素。数据安全正在催生独特的“抑制效应”:企业为规避数据安全问题,或被迫收缩数字化应用场景,导致数字化偏离理想状态;或增加数据安全成本,导致数字化成本非线性增长。这种安全与发展的冲突,暴露出数字时代企业发展面临的重要权衡,企业亟需厘清数据安全影响数字化的逻辑。一个颇具代表性的案例是亚马逊使用独立电商的数据提供竞品。亚马逊在获取了独立电商的数据(如产品参数、销售额、运输费用等),通过数据分析筛选出畅销品并在自营门店中提供竞品。在这一案例中,亚马逊是为企业提供数字化服务的一方,在提供服务的同时接触并获取了独立电商的数据,并基于此数据生产销售竞品,给企业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本文的研究基于如下两个特征事实:企业数字化包括“建设过程”和“适应过程”两个环节;企业数字化路径包括内部建设、部分外包和完全外包。首先,企业数字化是指企业如何使用数字技术改变现有业务流程,其不仅包括数字技术的使用,还包括业务流程的适应性调整(Li等,2016)。因此,数字技术应用仅是企业数字化的一部分,本文将数字技术使用(例如,软件和硬件的建设)定义为“建设过程”,将业务流程的适应性调整定义为“适应过程”。在适应过程中,企业不可避免地使用数据以分析并针对性地调整业务流程,因而在其他方接触到数据时,数据安全问题便产生了。在实践中,企业数字化路径主要有三种,本文将其抽象为内部建设、部分外包和完全外包,三种路径的权衡是:内部建设的建设成本高,部分外包的适应成本高,完全外包存在数据安全成本。
为了阐明数据安全影响企业数字化的逻辑,本文基于不完全契约构建数理模型。由于数据泄露难以被第三方观察到,因而即便将数据泄露写入契约中,该项条款也难以执行,因此本文中完全外包相关契约是不完全的。通过理论推导,本文发现:在数据安全成本较低时,最优数字化路径是完全外包;在专业化优势较低时,最优数字化路径是内部建设;在跨组织适应成本较低时,最优数字化路径是部分外包。数据安全使得完全外包的专业化优势被抵消,可见,数据安全是中国企业数字化仍处于初步阶段的原因之一。此外,本文还发现数字化水平最高的路径未必是企业最优数字化路径。其背后的经济学逻辑是:数字化水平仅依赖于投资激励,而最优数字化路径则依赖于投资激励和投资成本,投资激励更大的数字化路径,投资成本也可能更高,企业利润反而下降。
本文还考虑了融资约束和数字化失败可能对本文主要结论的影响。在融资约束极为严重时,防数据泄露的完全外包是最优路径,并且可以实现最高数字化水平。随着融资约束缓解,企业的数字化路径选择则依赖于基准模型的结论。本文分析了部分外包是最优路径的情形,发现随着融资约束缓解,存在数据泄露的完全外包可能成为最优路径。此外,本文还讨论了数字化失败可能的影响,我们认为企业数字化失败的重要原因是“适应失败”。在分析了外生和内生适应失败的基础上,本文发现数字化失败可能并不会改变文章的主要结论,只是企业数字化水平以及数字化利润下降。
与已有文献相比,本文的边际贡献包括如下几点。第一,本文将数据安全与企业数字化相联系,拓展了企业数字化动因的研究对象。既有文献分别讨论了企业内部和企业外部的数字化驱动因素(毛宁等,2022;陈泽艺和黄玉清,2023;刘锡禄等,2023;祝树金等,2023;申志轩等,2024;甄红线和郭东,2025)。这些研究往往将驱动因素视为外生给定,探讨这些因素如何影响企业的决策。与已有研究不同,本文探究数据安全对企业的数字化的影响,不仅内生了数据安全决策,并且考虑了数字化过程中可能存在的企业互动。此外,本文还考察了数据安全如何影响企业数字化路径选择,有助于深入理解企业数字化战略,并为数字化战略执行提供了理论指导。
第二,本文讨论了数据安全在企业决策中的重要作用,将技术或知识产权泄露影响的研究逻辑延伸至数据安全这一新兴领域。技术和知识产权泄露会使企业丧失竞争优势,加剧市场竞争,最终导致企业收益大幅降低(Baccara,2007;Lai等,2008)。 基于这一观点,学者们分析了企业是否应该将创新过程外包(Chakravarty,2020)以及通过技术或知识产权泄露而进行模仿的竞争者应何时模仿(Hu等,2020)等话题。本文的研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将关注点延伸至数据安全领域,着重强调数据在企业运营中的核心地位。数据是信息和知识载体,所以数据泄露既包括技术和知识产权等知识的泄露,也包括生产计划等信息的泄露。我们认为数据泄露对企业产生的影响与技术或知识产权泄露的影响具有相似性,均会导致企业竞争优势削弱、市场竞争加剧。因此,本文拓展了技术或知识产权泄露影响逻辑的应用范围,为数据安全治理的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第三,本文的研究丰富了信息泄露文献。既有文献主要考察了供应链上的信息泄露,他们认为市场规模存在不确定性,采购信息反映了企业对市场需求的预测,因而采购信息泄露会影响市场竞争,最终导致企业利润降低(Li,2002;Zhang,2002;Li和Zhang 2008;Anand和Goyal,2009;Kong等,2012;Chen和Özer,2019)。本文的研究与既有文献存在如下几点差异:其一,数据类型差异,本文讨论的数据是与生产销售间接相关而非直接相关的数据;其二,本文强调数据泄露不可缔约导致的企业利润降低,而非关注企业之间策略互动;第三,本文研究的数据泄露并非发生在供应链上,而可能发生于任何企业与外界的合作过程中。
本文后续部分安排如下:第二节是模型设定,第三节分析了各种数字化路径的最优化,第四节讨论模型均衡并得到本文主要结论,第五节是拓展与讨论,最后是本文的结论与建议。
本文索引:聂辉华、王一兆,2025,《数据安全与企业数字化:不完全契约视角》,《当代财经》,第11期。
全文如下: